光衰較大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硅膠的黃化或透過率降低。正裝結構LEDp、n電極在LED的同一側,電流須橫向流過n-GaN層,導致電流擁擠,局部發熱量高,限制了驅動電流;其次,由于藍寶石襯底導熱性差,嚴重阻礙了熱量的散失。在長時間使用過程中,因為散熱不好而導致的高溫,影響到硅膠的性能和透過率,從而造成較大的光輸出功率衰減。

COB光源50W本實施例中,第一層圍壩14及第二層圍壩15通過圍壩機進行圈設。通過使用圍壩機,使得第一層圍壩14及第二層圍壩15的壩身處處相同
COB光源50W

,使得生產質量穩定,有利于工業化和標準化的生產;另外,通過設置圍壩機的參數可以設置圍壩的形狀,這樣使得
COB光源的生產更加靈活,滿足不同客戶的個性化需求。
COB光源50W在當時的環境下,研發COB有其合理性,這和后來COB的再開發有本質區別。COB在2012年,是作為一種全新的光源被再次“發明”了出來的
COB光源50W

目前COB類的集成式封裝LED光源的技術及工藝已非常成熟,在出光效率、光衰控制、壽命等方面已與SMD光源相媲美。對于燈具制造企業,
COB光源的配套較SMD光源更為靈活,光源芯片的更換,相關部件無需大范圍配套調整。但是COB類光源由于其高功率密度特性,對散熱有較高的要求,需要解決
COB光源熱集中的問題,如在散熱上通過熱量橫向傳導、散熱器均溫等方式,防止熱堆積影響光源的發光效率與光衰壽命等。石墨烯散熱LED的出現無疑完美的解決了以上問題。。其動因是市場對LED產品長期停滯不前的失望。然而,COB的技術問題并沒有隨著時間而改善,依舊被封裝和大功率的質量穩定性阻礙其發展。

COB光源50W而另一項發明的倒裝結構LED,因其可以集成化、批量化生產,制備工藝簡單,性能優良,逐漸得到了照明行業的廣泛重視
COB光源50W與傳統LED封裝技術相比,COB面板光源光線很柔和,具有非常大的市場。目前市場上做COB封裝的企業數量在逐漸增多,COB基板材料也有了改進,由早期的銅基板,發展到鋁基板,再到目前部分企業所采用的陶瓷基板,逐漸提高了
COB光源的可靠性。。倒裝結構采用將芯片PN結直接與基板上的正負極共晶鍵合,沒有使用金線,而最大限度避免了光淬滅問題。在大功率LED使用過程中,不可避免大電流沖擊現象,在此情況下,如果燈具的大電流抗沖擊穩定性不好,很容易降低燈具的使用壽命。